第860章 第一目標

-

天亮了。

胡教授的早飯是他兒子單獨做的,因為他隻能喝粥。

本來老人家身體差成這樣,冇幾天走了也是解脫,結果現在死不掉,他自己都鬱悶。

我和師公吃完早餐後,就去屋子裡看這老爺子。

隻見他半靠在床上,精神比昨天還差,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。

我這人代入感又強,看著都覺得難受。

“老項,我難受啊……”

胡教授歪著頭,哭訴道:“為什麼死不掉?”

師公無奈地笑道:“多少人想活都活不成呢,你想死死不掉我還是頭一回遇見。”

胡教授搖頭:“我昨天晚上又做一個夢,夢見本來都快走了,結果對麵站了個人,不讓我過去,到底是怎麼回事嘛……”

師公坐下後歎了口氣,想了想,問他:“你認識唐天明嗎?”

胡教授精神不振,思維也慢了許多,想了半天纔回答:“我認識一個唐天明,他給我的助學基金裡麵捐過很多錢,他好像是一個富商的養子。”

師公點點頭:“就是他,你們之間有什麼交集嗎?”

胡教授在談及唐天明的時候,語氣充斥著些許讚賞:“這個年輕人對周易和一些傳統文化很感興趣,曾大老遠從市趕過來,向我虛心求教,我當然也願意替他解答。”

“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富家子弟,可能因為我的解答,他為了向我表示感謝,就給我的助學基金會捐贈過大約一千萬的善款,這些錢發給了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,所以我對這個富家子弟的印象還是不錯的。”

師公聽完,也冇急著說唐天明的另一層身份,可能怕胡教授情緒激動,問不到重要的問題。

“那他具體向你求教了什麼?”

師公補充道:“就是讓你印象比較深刻的問題。”

胡教授想了想,說道:“他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,說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,既然人一直在效仿大地,而大地又效仿天,‘道’又是天的依規,而‘自然’又是‘道’的性,且道本來就是自然無為的。”

“既然道是自然無為的,那不管人要做什麼,‘道’應該是管不著人的,因為道自然無為,哪怕一個壞人去做了壞事,這個壞人是道的一環,壞人去乾了壞事也是道的一環,那是不是壞人去乾壞事,即是合理性的?所謂的不合理,隻是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觀念認為其不合理?”

我心想這個唐天明還挺會抓重點。

但他的邏輯已經出現了錯誤。

師公不動聲色地問下去:“那您是怎麼替這個年輕人解惑的呢?”

胡教授笑了起來:“乍一聽,他好像理解得冇什麼問題,畢竟縱觀人類曆史,無惡不作的人多不勝數,逃脫製裁的也多不勝數,理論上他這麼去理解並冇有問題,因為一陰一陽是世間萬物,乃至整個宇宙能穩定運轉的原動力。”

“如果把好人比作陰,那壞人就是陽,壞人是必然會誕生於人類社會中。”

胡教授搖搖頭,說:“但我當時就指出了他的問題,他是在斷章取義,在混淆概念,他把道的‘自然無為’理解成了不作為,這是其一。”

“其二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,很多人都知道這是道在化生萬物的過程,可是道為什麼要化生萬物?道為什麼不一直處在‘無極’,也就是混沌中的狀態?”“這裡有一個知識點。”

胡教授犯起了職業病,像是在給我們講課:“我們講,萬物負陰而抱陽,背陰而向陽,衝氣以為和,衝是什麼意思呢,衝突、交融。意思是陰陽二氣互相沖突交和,才能成為均勻和諧的狀態,我們拿掉其一,他還能不能形成均勻的狀態?不能。”

“即便我們不拿掉其一,隻是阻止這二者發生衝突,那這二者有動力嗎?冇有,冇有動力,它還是形不成均勻和諧的狀態,它就複歸於無極了,也就是道的混沌狀態,也就冇有道的化生萬物了。”

“因此從這裡我們能看出來,這個世上必然有壞人,好人和壞人都會有一種動力,這種動力會讓這兩者發生衝突,當一群好人和一群壞人發生衝突的時候,進而就會升級成戰爭。”

“如果道是不作為的,這個時候壞人過於囂張,那好人該怎麼做?這陰陽必須要平衡啊,必須要形成互相製衡的狀態,你壞人囂張,我好人肯定得削你啊,對不對?你越過了這道紅線,我就得把你壓製回去。”

“我死了沒關係,我死了還有千千萬萬個我,總之我得把你壓製回去。”

不得不說,研究了一輩子周易的大師,這解釋起來也是極其返璞歸真,讓人一下子就能理解得很深刻。

我又悟了。

“其三啊,還是這個陰陽之間的均衡狀態。”

胡教授一講起來,連精神都好了一些,直接坐了起來繼續講道:“太極圖,大家都知道吧,一直在運轉,一直周而複始,永不停息地運轉,因為陰陽均衡,他纔能有這個周而複始的狀態。”

“而這個狀態又是怎麼來的呢,就是道生出了一,一生出了二,它讓這個‘二’,保持著這麼一個狀態,它化生出萬物,希望萬物周而複始地運轉,所以道傳達給我們的意思是什麼呢,是永續經營!”

“你這個‘壞’不加以製止,還有我‘好’的活路嗎?陰陽都不平衡了,還怎麼永續經營?”

“所以他這個邏輯就有問題,進而我就指出了他的第四個錯誤,‘人法地’,他直接忽視了‘人法地’這一條,人類效仿大地的厚德載物,效仿大地的德,一個有德的人,他怎麼會去乾壞事呢?他怎麼能乾出來壞事呢?”

胡教授躺了回去,歎了口氣:“這孩子研究周易研究得有些偏了,幸好我給他指出了錯誤,不然這孩子遲早得走上犯罪的道路。”

“他竟然問我道是長盛不衰的,那人可不可以長盛不衰。”

“我跟他說,不要去研究偏門,你再研究,你也逃不過道的自然規律,縱然有短暫的收益,但終究是要付出代價的。”

聽胡教授說完後,師公有些猶豫要不要告訴他真相。

畢竟他剛纔都說了,幸好他給唐天明指出了錯誤,不然唐天明這孩子遲早得走上犯罪的道路。

可是這孩子已經犯罪了啊,他不僅犯罪了,他還作孽了。

“教授啊……”

師公乾咳了兩聲,說道:“你剛纔說的這個孩子,他已經走上不歸路了,而且就是他不讓你死。”

這話一出,胡教授‘騰’地一下又坐直了身體,目瞪口呆:“你說什麼?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