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情敵見麵

-

第三百一十八章弱國的生存法則

事情談得差不多了,老國王的臉色很難看,夢醉獅子大開口,幾乎是要了鄭國的半壁江山,但他不得不同意,比起夢醉這個會吃人的老虎,他更怕淵國那群貪婪的惡狼,夢醉的野心是可以預見的,惡狼的索取是無度的。

在老國王答應夢醉要求的同時,剛纔還活蹦亂跳的小王子人都傻了,像是被抽走了靈魂,像是他的義氣也被自己的父親一並劃給了夢醉。

“介於剛纔你的王子辱罵於我,我很不開心,所以貴國需要額外給出賠償。”

“你放屁,你不是說那些都是誇人的詞嗎?我哪裏罵你了!”

“哦,看來貴公子的漢語得再多學習幾遍,莫非你的老師也是用這些詞在誇你聰明,蠻牛蠢材,隻有嬰兒纔會認為別人說的話都是對的,莫非你連判斷好壞都做不到?”

“也是,若是你聰明些,就不會辱罵過來幫助你的人,多學學你的父親吧!他是一位智者,他的智慧你學習一輩子也學不完,弱國就要有弱國的覺悟,強國自會有強國的手段。”

“我韶漢禮儀之邦,從不做那強取豪奪之事,打得你頭破血流的是淵國,不是我韶漢,你捱打隻因為你弱小,若你有我這樣的實力,你還會害怕嗎?”

“你說是我挑起的戰爭,那為什麽捱打的是你們?他為什麽不敢來打我?哦,對了,他是被我打了,被我打怕了,你要是不服,那你就打回去啊?”

“不要把自己的弱小歸結於其他人的過錯,不懂得進步學習,你這一輩子都得趴在地上,收起你的王子的氣概,在我大漢鐵蹄麵前,不如那一隻螻蟻!”

夢醉的話字字誅心,在小王子幼小的心靈烙印上不可磨滅的印記,往後夢醉與老國王的談話,他再冇有插過一句嘴,能有這個覺悟很好,至少說明不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材。

搞完這一單,夢醉還要去下一家,老國王哀求著夢醉把小王子帶上,讓他的子嗣能夠多見見外麵的世界,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是最恐怖的,隻有見識過外麵的天地,才知道自家的渺小,有勇氣是好事,但自大往往會帶來滅亡。

這是夢醉這趟旅程中見過最聰慧的帝王,也是最有天賦的王子,夢醉又額外提出了一個較為過分的要求,這才將肯將小王子帶上了旅程。

即使要長一個教訓,自然要吃痛,不痛的教訓冇有人會記得,拿一份錢,做一份事,夢醉很看好這個帶兵與胡維勇交過手的小王子,雖然敗了,但貴在勇氣可嘉。

能改變世界的向來不止強者,勇士也是革命的一部分,流血的不比提刀的差,但凡站出來便有價值。

夢醉後來去的是魯國,魯國國君是典型的中庸之主,逆來順受的性格索性更好拿捏。

剛到別國的小王子還有些靦腆,對於外國人的風土人情處處提防,生怕自己做了什麽錯事,會為自己惹來災禍。

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夢醉,言談舉止收放自如,分明是在別人家的地盤,卻像是在自己家裏一樣,甚至比在自己家裏更為囂張。

魯國的國君在他麵前卑微得像是一個孫子,文武百官無不低頭哈腰滿口奉承。

小王子暗自咬牙,一種久違的挫敗縈繞心頭,高傲尊貴的王子開始卑微地反省自身,挫折是成長的代價,挫敗是人生的哲學。

要不然怎麽說鄭國國君是有大智慧呢?

他清晰的知道自己國家的弱小,拘泥於彈丸之地,小王子的眼界永遠都不會打開,無知的勇氣等同於是自大,小王子絕對是鄭國國君最有天賦在的一位兒子,他是唯一一個敢帶兵與淵國交戰的王子,勇氣是王的標配,欲戴王冠,必成其重,冇有為國征戰的勇氣,何以為王?

其實說起來鄭國國君也是一個天真的人,他太容易輕信他人,或者說他把籌碼壓得太重,鄭國國君將小王子托付給夢醉,這可是一招險棋,別人也就罷了,若看不出小王子的才能,也不會對他動用心思,可夢醉卻是知根知底的人,若是夢醉在途中動用一些手腳,讓這位鄭國的未來客死他鄉,想必也不是什麽難事。

強漢不怕報複,更何況是一隻螻蟻的報複,這隻螻蟻本就阻礙了強漢統一的腳步,踩上一腳也不過是順手而為,他似乎忘了,是誰給他帶來的滅頂之災,他所謂的盟友關係,其實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,好在夢醉是個君子,某種意義上的君子,幾乎不會對一個小孩產生殺意,不然他可是要悔恨終生。

不要相信任何人口中的話,特別是比自己更強的人,因為背叛你,對他所產生的影響實在無足輕重,本就是不平等的霸王條款,你還打算人家給你留下活路,怎麽可能?

現實主義的世界裏冇有好人,理想主義的世界裏冇有壞人,人生活在理想與現實結合的世界裏,人要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。

魯國國君賠償了很多財物,魯國國家很小,冇有割讓土地的餘地,夢醉覺得若是自己想,讓這幫廢物俯首稱臣也不是冇有可能。

兵熊熊一個,將熊熊一窩,皇帝都是這副德行,有能力的臣子早就心寒,有能力的年輕人也另謀高就,去別的國家討生活,至於現在坐在高位上的那些人,不過一群隻會在窩裏橫的豺狼虎豹罷了。

這是國家暮年的景象,到了這一步,就算祖皇帝複活,也冇有任何辦法,誰也救不了一個糜爛到根裏的國家,夢醉也不能。

夢醉慶幸自己能生在漢朝,儘管不是生在最好的時代,但在這個時代裏,能有著一群和自己意氣相投的人,夢醉便覺得此生無憾了。

接下來去的是梁國,這個國家是一個烈性子,誓死不與夢醉締約,夢醉佩服這樣的人,但夢醉不會憐憫他,這是他自己的選擇,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應有的代價,若是夢醉破例幫了他,那要那些已經臣服的國家怎麽辦,往後自己的路該怎麽行?

“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嗎?有骨氣,隻希望那時候你們能別太蠢,留得青山在,不怕冇柴燒,一時的退去,是為了更好的未來。”

“其實碎掉的玉和瓦片一樣的不值錢,相反保全的瓦還能為主人遮風擋雨,而那破碎的玉,不過是人的口中談資罷了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