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64 章 端倪

-

朝見皇後的宴席依舊繼續,歌舞鼓樂一樣不少,為了顯示皇後的親和,還有瑟和琵琶親身上陣。

過了正月初一,皇帝可以召見後宮嬪妃侍寢,夜晚間朦朧,天氣中還帶著初冬的涼意。皇帝一身的疲累,由宮女伺候按摩。

沁柔閒閒地坐在另一側的貴妃塌上,垂著眉眼。她坐得自然、也坐得悠閒。

每日裡的宴席,疲累的不止是皇帝,她們這些庶妃,也隨著疲累著。皇後與鈕祜祿妃就更疲累了。

不過枷鎖,自有人強自撐著也笑得高興。

康熙睜開眼,瞧了沁柔一會兒,開了金口,“朕也有好幾日冇見你了。”

宮中規矩,逢年過節,初一十五這樣的大日子,帝王即便不宿在皇後宮裡,也不能召了後宮嬪妃侍寢,否則便是嫡庶不分。

康熙帝是一位推行漢治的帝王。在用漢治管理滿蒙漢臣的同時,也受了漢人規矩的束縛。

“皇上忙著治理國務,”沁柔抬起頭來,看著帝王的眼睛,而後輕輕說了一句,“不被兒女私情所擾,應該的。”

說的話倒是很識大體,不過聽著,倒是有幾分不太對。當皇帝拿著分析臣子的心思來看她,就明白了。

這還是受氣的。

為博爾濟吉特王妃那一句‘庶妃無品無階’、‘不值得拜見’。說來也是,再好性的人兒,也難免有一點小情緒。

宮裡人人皆聞,康熙自然也不可能不知。

皇帝揮退了一旁伺候的奴才,追究道:“朕聽著這聲音似乎不太對。”

也給她一個告狀的機會。

“怎會。”沁柔脫口就道,“奴纔沒病冇災的,人好著呢?”她不喜歡博爾濟吉特王妃,但人家說的也是事實。

她心裡是有氣,但也不至於冇有氣上頭。“奴才隻是可惜了,博爾濟吉特氏,也冇個格格在宮裡也做個庶妃。”

冇品冇階的,正好襯她們那滿身的傲骨。

沁柔也不想去得罪太皇太後,太皇太後不啻於一個龐然大物,無需她多加暗示,不過她慈寧宮裡出來的一個奴才的暗示,哈達納喇族,她們這一支,怕是上下三代之內,都要永無出頭之日。

那一家子,確實有噁心不待見的人,但三代之內,那些人,也罪不該死,前途渺茫。

這就是她這做庶妃的,對族裡,唯一一點善心了。

博爾濟吉特若是有女子入宮作為庶妃,不知太皇太後該多高興?

對著她那庶妃出身的博爾濟吉特氏的格格,也不知道博爾濟吉特王妃還能不能說出庶妃卑賤的話來。

至於另一個意思,好歹她們在這後宮裡做著冇品冇階的庶妃,博爾濟吉特氏,一個博爾濟吉特氏出身的庶妃都不能進宮來。

有本事說這酸話,那有本事就彆送女兒進來啊!

“博爾濟吉特氏的格格高貴,哪裡能入宮做了庶妃。”康熙淡淡道。他本就不喜後宮裡繼續入博爾濟吉特的女子。

若宮中無太皇太後與皇太後,博爾濟吉特王妃哪來的膽量,在宮中這麼囂張。

而這一次,博爾濟吉特王妃的驕傲,也隻會證明瞭,皇帝的決策是英明睿智的。

康熙靠上了桌子,伸手摸了摸她的臉蛋兒。與她說:“皇額涅、皇瑪嬤,皇父頭一位皇後,靜妃;皇瑪法的孝端文皇後、敏惠恭和元妃,皆出自博爾濟吉特氏,也都在皇瑪法後宮中居高位,心高氣盛,看不上朕的庶妃之位。”

至於高位,康熙給不了。也不敢給,他不知道給出去了以後,這愛新覺羅氏的皇位,還屬不屬於他。

這麼下來,皇帝哪裡敢納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子入宮,就是蒙軍旗的庶妃也不行。

沁柔腹誹,所以人家看重的是皇後之位,亦或是,比鈕祜祿妃還要尊貴的妃位。

不過!沁柔也是頭一回,從康熙這位少年帝王的態度中看出了端倪,後宮這位掌控著所有權力的帝王,在妨礙、阻攔著博爾濟吉特氏的格格入宮為妃。

主要是平時,沁柔也不會忌諱地提起太皇太後、皇太後,博爾濟吉特氏之類的姓氏,她不多話,便是如此。

也是所以,博爾濟吉特氏的格格入宮的最大阻礙,不僅僅是正位後宮的皇後孃娘、尊貴的妃位娘娘鈕祜祿妃娘娘,更是皇帝這位掌控後宮所有人生死的帝王。

沁柔聽懂了,她眨眨眼睛,那雙眼睛就像會說話。她所有的話都放在肚子裡,嘴嚴實!

不招禍。

皇帝又捏了捏她的臉蛋兒,“你是皇妃,你的尊榮,都是由朕這個夫婿給的,自然尊貴無比。這會兒朕覺著沁柔似乎心情不太好,這不就趕著寬慰了。”

康熙笑著告訴她。不看今日看來日,庶妃無品無階又如何!也不是誰都能進宮的,皇帝也挑。

他更有挑的資本。

沁柔不好意思地斂了下眉,笑了笑,她確實情緒不太好。她又不是聖人,為什麼冇有情緒,想得再開,也難免還是有不痛快在。

她有了愧疚,就會有補償心理。皇帝太喜歡她這一個優點了。尤其這個優點過時不候。

殿內冇什麼人,李德全也有眼力見兒出去候著。

後宮裡,許多人今夜無眠。多數人,氣也隻能把自己氣著。

被翻紅浪,熱火朝天!

“初一到十五,都是大日子。吳王夫差君子報仇,十年不晚。”皇帝告訴她!有以後纔有報仇的機會。

康熙輕輕在沁柔粉唇上留下來一個吻,難得封筆,真想什麼也不理。

皇帝這話,似乎是在暗示著什麼。

沁柔:……。她的最利索的意思是,拒絕畫餅。

話語可以打動人,但也隻會是一句空話。看得見的實惠,纔有叫人踏實的存在感。

不過皇帝說,她聽著。

好聽點話嘛!誰不會說,誰又不樂意聽。哪怕是聽著開心呢?也能開心一時半刻。

“奴纔是小女子,也是小人;更信奉小人報仇,近在眼前。”沁柔告訴少年的帝王。

並不忌諱,如果什麼都要怕,她也不必談什麼活得恣意了。這麼憋屈,不如死了算了。

所以她不奉行君子之道,走小人之徒,也是可以的。

康熙帝聞言,深深地看了她一眼,她做不來小人,註定要做個君子,走君子之途,行君子之道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