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中仙

-

“江南可采蓮,蓮葉何田田。魚戲蓮葉間。魚戲蓮葉東,魚戲蓮葉西,魚戲蓮葉南,魚戲蓮葉北。”南國的夏天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,蓮葉撐出水麵,擠擠推推,一片又一片,在風中翩翩起舞。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麵,一群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。一會兒在這兒,一會兒又忽然遊到了那兒,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,還是在西邊,還是在南邊,還是在北邊……這是小學課本采蓮的印象,作為南方小丫子,是我第一次對於荷的認識。那時候村子還冇有種荷花,對於荷花的印象在當時的蘇教版課本,由於插圖很精美,我看得入迷,荷花宛如一位千姿粉黛的仙女,在水波上迎著微風翩翩起舞。隨著時光的流逝,看到的荷有了更多的描寫。李清照筆下“爭渡,爭渡引起一灘鷗鷺”我想象中,那是一個盛夏的傍晚,荷塘波光粼粼,倒映著落日的餘暉。李清照和朋友們正在湖上競相劃船,歡聲笑語此起彼伏。她們或許是想要儘快穿出荷花從中到達對岸,就在這時,一群鷗鷺被她們的動靜所驚擾,從棲息的地方飛起。它們的羽毛潔白如雪,與夕陽的餘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鷗鷺們在空中盤旋、翻飛,發出清脆的叫聲,彷彿在抗議這突如其來的打擾。李清照或許也被這一幕所震撼,她停下了手中的劃船動作,靜靜地欣賞著這片美麗的景象。她的心中或許充滿了驚喜和愉悅,也或許有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。這樣的想象讓我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細膩和敏感,她通過簡單的詞句,就能夠描繪出如此生動而美麗的畫麵。同時,也讓我對大自然的美景充滿了嚮往和敬畏之情。在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中,描寫的荷:“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麵,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。葉子出水很高,像亭亭的舞女的裙。“層層的葉子中間,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,有嫋娜地開著的,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;正如一粒粒的明珠,又如碧天的星星,又如剛出浴的美人。”“微風過處,送來縷縷清香,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。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,像閃電般,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。”“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,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。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,遮住了,不能見一些顏色;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”……這些句子生動地描繪了荷花的美麗、優雅和純潔,讓人彷彿置身於荷塘月色之中,感受到那份寧靜與美好。隨著知識的遷移,也看到了美景背後的作者的思想感情,《荷塘夜色》中描寫荷花的句子表達了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。首先,荷花和荷葉的美麗、優雅與純潔,無疑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深深讚歎和欣賞。荷花在夜色中靜靜綻放,彷彿是大自然賦予的一幅美麗畫卷,使作者感到寧靜和安詳。然而,這些描寫荷花的句子也隱含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掙紮。在描繪荷花的同時,作者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逃避。他藉由荷塘月色的美景,暫時忘卻了塵世的煩惱和痛苦,尋找到了片刻的寧靜和慰藉。此外,荷花在傳統文化中常常象征著高潔、純淨和超脫,濯淤泥而不染,這也反映了作者對於理想生活的嚮往和追求。作者可能希望像荷花一樣,遠離塵世的喧囂和汙染,保持內心的純淨和高潔。這可能就是長大吧,透過事物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收穫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