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

-

太子是二皇子,母親是皇後,外祖家是丞相,同昀帝也很喜歡他這個二兒子,本來這個帝位可以說是他的囊中之物,奈何英年早逝,留下個爛攤子,一言難儘啊。

三皇子宣俸在同昀帝登基後被封為禮郡王。

禮王就像他的稱號一樣,小到待人彬彬有禮,大到可為禮法模板。

這跟他的母親林賢妃有關。

林賢妃是標準的名門閨秀,自小受父親和祖父的影響,一言一行都彰顯大家風範,自小養在身邊的禮王自然近朱者赤。

甚至據說禮王自小到大都尊禮守禮,從未犯過任何錯誤。

放在彆人眼裡,禮王自然是楷模之輩,值得人人稱道。

放在兄弟眼中,一輩子冇有犯過錯,這心思是得有多深。

四皇子宣偉出身不高,母親本是王府中的一名侍妾,母憑子貴才當了侍妃,同昀帝登基時冊封了玉嬪。

雖然嬪位看起來不高,那也是一宮之主啊,上麵隻有皇後和貴淑德賢四妃壓著,下麵一堆人可以蹂躪啊。

所以四皇子的爭位之心一點也不小,畢竟他母嬪在後宮排第六,儘管是並列的。

五皇子宣傅,就是現在的胤親王,是唯一一個迫於無奈奪嫡的。

五皇子的母親是王淑妃,王家是士林之家,桃李滿天下,但王家子孫而立之後不入朝堂。而且王淑妃是庶女,所以五皇子其實是冇有外家助力的。

當年同昀帝為平衡前朝後宮,在五皇子破敵凱旋時冊封其為胤親王,並冊封路將軍之女路思疏為胤王妃。

在外界看來,路家也就和胤王綁在了一起。

以後,對任何一個登上皇位的的人來說,胤王和路家不得不除。

臥榻之處,豈容他人鼾睡。

宣傅對路思疏是有感情的,但是要奪嫡,也就有了側妃和侍妃。

路思疏也看的明白,隻是從那時起,她幫宣傅奪嫡也就有了保留,也就有了算計。

路思疏作為胤王妃必須要幫胤王奪嫡,這是是冇商量的,不過她也要為自己和路家留一條後路,畢竟男人靠的住,母豬能上樹。

其實,胤王還是靠的住的。

看的通透才能活下來,走下去。

宣傅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對宣傅來說,有些是不得不做的犧牲,對路思疏來說,則是背叛的的證據。

情情愛愛涉及到奪嫡最是複雜。

再來說六皇子也就是當今的梁王,德妃之子,剛成年,不久前被封為梁郡王。

梁王此人,醉心醫術,不參與奪嫡,反正看起來是這樣,實際就不知道了。

七皇子年幼時夭折了。

八皇子年僅十六,還未封王,生母早逝,自幼養在王淑妃膝下。

九皇子和十皇子母親都是嬪位,而且還都是母憑子貴封的嬪,一來年幼,二來母族勢弱,不足為懼。

但是九皇子和十皇子投靠誰就不一定了。

路思疏將如今的格局思考了一番,發現要將宣傅弄上去,至少要弄死仨,再把她自己和路家摘出來,真特麼難!

算了,誰讓宣傅有後台啊,估計他自己都不知道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