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宇文化及請罪

皇帝楊廣離奇失蹤,這讓宇文成都心急如焚,他當機立斷處死了嘩變的士兵。

而張明,這個來自 2024 年的穿越者,此刻正冒用著皇帝楊廣的身份。

在穿越之前,他是一個對隋唐曆史瞭如指掌的電視劇迷,大隋如何覆滅的命運,他再清楚不過。

宇文化及造反的畫麵在張明的腦海中不斷閃現,難道曆史要提前上演了嗎?

那些嘩變士兵的出現,也許隻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,宇文化及是否想趁此機會,藉著混亂除掉皇帝楊廣呢?

無數的疑問在張明心中盤旋,彷彿千斤重擔,壓得他喘不過氣來。

他深知自己肩負著拯救大隋的使命,卻又對當下的局勢感到無力。

皇帝楊廣的命運,大隋的未來,都沉甸甸地壓在他的肩頭。

他在心中默默祈禱,希望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,拯救這個瀕臨崩潰的王朝。

穿越過來難道真的改變了曆史的走向?

皇帝楊廣心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,他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。

大隋的命運竟然因為他的到來而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,難道是他的穿越引發了蝴蝶效應?

此刻,他眉頭緊鎖,陷入了沉思,彷彿整個世界都凝固了。

宇文成都處死了嘩變的士兵,將事情的矛頭指向了宇文化及。

皇帝楊廣的眼神中閃爍著疑慮和警惕,他開始重新審視宇文化及這個人。

在他的心中,宇文化及的形象漸漸變得模糊起來,不再是那個忠心耿耿的臣子。

難道這整件事情都和丞相宇文化及有關?

皇帝楊廣的心中湧起一股不安,他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和陰險。

對於穿越過來的張明來說,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。

他經常看《隋唐演義》,深知宇文化及不是什麼好鳥。

此刻,他心中打起了鼓,彷彿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。

“我的天呐!

不會穿越到大隋,在這古人的世界裡連三天都活不過吧?”

張明的心情愈發沉重,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。

儘管穿越成了皇帝楊廣,可以享受美女如雲、坐擁天下財富,但對張明來說,如何保障自己在隋帝國的安全纔是至關重要的。

他非常清楚,楊廣作為大隋的末代皇帝,最終的結局是十分悲慘的。

他不甘心成為曆史的傀儡,更不願意輕易認命。

張明下定決心,要用儘一切辦法保護自己,改變命運。

雖然穿越過來成為了皇帝楊廣,在隋帝國大亂的時候,皇帝楊廣有可能隨時被乾掉。

天下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,士卒嘩變隻是一個導火索,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暗流會浮出水麵。

張明感覺被賊老天坑了,把自己傳送到這樣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,關鍵是現在己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了。

丞相宇文化及驚聞自己的兒子處死了嘩變的士卒,心中不由得一驚,額頭上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。

皇帝楊廣的失蹤更是讓他如坐鍼氈,忐忑不安。

處死嘩變的士卒,使得整個事件變得愈發撲朔迷離。

這不僅令皇帝楊廣心生疑慮,更讓他感覺到宇文化及在背後搗鬼。

彷彿是事情敗露後,為了滅口而殺掉了那些知曉內情的士卒。

內史侍郎虞世基神色憂慮,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,他語氣急切地對皇帝楊廣說道:“陛下啊!

您無緣無故地失蹤,宇文成都竟然就處死了嘩變的士卒,而眾人對此卻一無所知。

更巧的是,在陛下您失蹤的這個關鍵時刻,宇文成都將軍此舉實在是太過巧合了。

我還聽聞丞相宇文化及有不臣之心,難道他己經提前動手,想要對陛下不利嗎?”

虞世基的這一番推理,與穿越而來的皇帝楊廣的判斷驚人地一致。

對於穿越而來的皇帝楊廣來說,目前宇文化及的嫌疑最大,這一發現讓他不禁感到一陣心驚膽戰。

張明在心中暗暗咒罵著宇文化及:“可惡的老東西!

我還冇來得及動手除掉你,你竟然就先下手為強,想要乾掉我!

真是欺人太甚!”

他穿越成為皇帝楊廣後,每每想到在《隋唐演義》裡,丞相宇文化及竟然逼死了皇帝楊廣,他就不禁感到脊背發涼,彷彿自己置身於冰窖之中,渾身發冷。

丞相宇文化及心急如焚,他聽聞皇帝楊廣己經找到的訊息後,趕忙放下手中的事務,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江都陪宮,噗通一聲跪倒在禦前,聲淚俱下地請罪。

“陛下啊!

微臣罪該萬死,竟然冇能保護好陛下您!

微臣聽聞士卒嘩變,陛下您失蹤的訊息後,微臣心急如焚,如坐鍼氈。

微臣立即命令犬子宇文成都全力搜尋陛下的下落,可最終還是一無所獲。

微臣每時每刻都在擔心陛下您的安危,恨不得失蹤的是微臣自己啊!”

宇文化及抬起頭,滿臉都是擔憂和自責的神情。

然而,穿越過來的皇帝楊廣看著眼前的丞相宇文化及,心中卻不禁冷笑。

在《隋唐演義》裡,楊廣對宇文化及寵幸有加,可最後背叛並殺掉楊廣的,也是這個看似忠良的宇文化及。

皇帝楊廣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,他在心中暗暗感歎,世事難料,人心難測。

“宇文丞相的關切之情,朕非常感動。

宇文丞相的公子宇文成都在宮廷士卒嘩變時,果斷采取行動,保障了朕的安然無虞,朕理當對宇文成都將軍予以嘉獎。

宇文丞相為了朕,為了國家不辭辛勞,竭儘心力,實乃本朝忠臣良將之楷模”。

此時的張明,作為穿越而來的皇帝楊廣,心知此刻尚不能與宇文化及徹底決裂。

畢竟,他剛剛穿越至此,尚未來得及瞭解丞相宇文化及究竟掌握了多少軍權。

對於穿越而來的皇帝楊廣來說,他在無數宮廷爭鬥電視劇中目睹過,深知掌握軍權的至關重要性。

“此刻,為了保全自身,隻能暫且忍耐你這個老傢夥。

畢竟我是從未來穿越而來,對你宇文化及的為人瞭然於胸。”

張明在心中暗自思忖,同時對於張明而言,當皇帝楊廣實在是疲憊不堪,而且還必須深藏不露,否則恐將招致更快的殺身之禍。

丞相宇文化及忐忑不安地看著皇帝楊廣,當他發現楊廣並未深究宇文成都處死嘩變士卒一事時,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。

然而,他的內心卻充滿了對兒子的責備和咒罵。

宇文化及在心裡暗暗罵道:“你這個愚蠢至極的傢夥!

你竟然輕易地處死了那些嘩變的士卒,如今陛下失蹤,線索又無從查詢,你這是要將我們宇文家族置於死地啊!

大隋這艘大船尚未到沉冇的時刻,你難道想讓我們宇文家族遭受滿門抄斬的慘禍嗎?”

他的心中充滿了焦慮和恐懼,對兒子的舉動感到無比的憤怒和失望。

皇帝楊廣突然一臉疑惑地問了一下丞相宇文化及:“宇文愛卿,朕近日怎未見朕的愛將宇文成都將軍,他去何處了?”

宇文化及趕忙恭敬地回道:“陛下,犬子宇文成都一首帶兵在江都附近肅清亂民叛亂。

那瓦崗李密率兵攻打陛下的行宮時,犬子宇文成都毫不畏懼,奮勇迎敵,與李密大戰了三百回合,終於打退了李密的進攻。

如今李密退兵三百裡,犬子則安營紮寨,誓死保護陛下的安全!”

楊廣聽後,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,他深知宇文成都的勇猛與忠誠。

宇文成都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將軍,更是楊廣的得力助手。

他對宇文成都的信任和喜愛溢於言表,不禁感慨道:“宇文成都真乃我大隋之棟梁,有他在,朕心甚安。”

宇文化及見皇帝對宇文成都如此讚賞,心中暗自得意。

他知道,宇文成都的戰功將為他們宇文家族帶來更多的榮耀。

同時,他也為兒子的英勇表現感到自豪,眼中閃爍著驕傲的光芒。

而在江都附近的戰場上,宇文成都帶領著士兵們浴血奮戰。

他身先士卒,衝鋒陷陣,揮舞著手中的兵器,一次次擊退了亂民的攻擊。

士兵們目睹著將軍的英勇,士氣大振,紛紛緊跟其後,誓死保衛皇帝的安全。

宇文成都在戰鬥中展現出了無比的堅韌和頑強。

他的身上沾滿了鮮血,但他毫不退縮,心中隻有一個信念:保護陛下,守護大隋的江山。

他的勇猛讓敵人聞風喪膽,也讓自己的士兵對他充滿了敬佩和敬意。

遙想當年,宇文成都將軍在戰場上英勇無畏,浴血奮戰,隻為保護自己的主公。

而穿越而來的皇帝楊廣,心中時刻銘記著這一切,提醒自己切不可被宇文化及家族的偽善所矇蔽。

在《隋唐演義》中,那大隋即將傾覆的時刻,宇文化及逼宮,迫使皇帝楊廣自縊的慘烈情節,至今仍在張明的腦海中不斷回放。

他雖明知這隻是電視劇裡的虛構情節,但曆史上真實的楊廣,其結局亦是被宇文化及所殺,這一事實令人痛心。

每每回憶起這些,張明的心中都充滿了感慨和悲憤。

他彷彿能看到宇文成都將軍在戰場上的英姿颯爽,感受到他那顆忠誠的心。

而楊廣,那個曾經威風凜凜的皇帝,卻在命運的捉弄下,走向了悲慘的結局。

這些曆史的畫麵,讓張明深刻地認識到權力和爭鬥的殘酷。

他為宇文成都將軍的忠誠而感動,同時也為楊廣的命運而歎息。

這些情感在他心中交織,令他對曆史充滿了敬畏之情。

張明恍恍惚惚間穿越過來,竟然成為了皇帝楊廣,他還冇弄清楚皇帝楊廣為何會從貴妃朱貴兒的床上,出現在行宮外的小樹林裡。

對於現代人張明來說,這顯然是一場針對皇帝楊廣的陰謀詭計。

他暗自慶幸,若不是自己穿越而來,成為了皇帝楊廣,恐怕皇帝楊廣早己在這陰謀中喪命了。

張明努力回憶著在學校裡學過的隋唐曆史,以及看過的相關電視劇,試圖在腦海中搜尋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的忠臣良將。

突然間,他靈光一閃,想到了自己的表哥唐國公李淵。

在自己冇有被宇文化及那可惡的老雜毛殺害之前,表哥對自己一首忠心耿耿。

而且,表哥的兒子李世民、李元霸,那可都是舉世無雙的英才啊!

想到這裡,張明心中湧起一股感動和欣慰。

他彷彿看到了表哥李淵堅定地站在自己身旁,為自己出謀劃策,抵禦外敵;又彷彿看到了李世民、李元霸在戰場上英勇殺敵,為自己保衛江山。

他深知,有了這些忠臣良將的輔佐,自己一定能夠化險為夷,重振朝綱。

此刻,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,決心要好好利用這一次穿越的機會,改變曆史的走向。

朕環顧西周,看著跟隨自己來到江都的文臣武將,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奈。

這些人當中,真正能為朕所用的實在寥寥無幾。

宇文成都雖作戰勇猛,然則他畢竟是那老雜毛宇文化及的兒子,又怎會真心站在朕這一邊?

朕無奈之下,隻得派遣身邊的小太監前往太原府傳旨,召見自己的表哥唐國公李淵前來見駕,希望他能帶著他的兒子一同前來,助朕一臂之力。

在隋末那個動盪不安的亂世中,張明恍若隔世般穿越而來,成為了皇帝楊廣。

他深感自己的無力,彷彿整個江山都在風雨中飄搖,即將沉冇。

此時的宮廷內,針對他的陰謀如影隨形,彷彿無數雙眼睛在暗處窺視,隨時可能讓他喪命。

而在宮外,十八路反王虎視眈眈,他們的口號是“乾掉昏君楊廣,推翻大隋的江山”,這聲音如雷震耳,讓他不寒而栗。

張明清楚地知道,自己麵臨的是一場生死存亡的較量,他必須奮起反抗,為了自己的生命,更為了這曾經輝煌的江山。

他在深夜裡輾轉反側,無法入眠,心中充滿了憂慮和恐懼。

他想起了大隋曾經的繁榮,想起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,可如今,這一切都變得如此遙遠。

江山破碎,民心惶惶,而他,卻無能為力。

然而,張明並冇有被困境擊垮,他深知,想要扭轉局麵,就必須冷靜思考,尋找出路。

他開始暗中調查宮廷內的陰謀,與可信的大臣們商討應對之策。

同時,他也努力振奮士氣,收攏民心,希望能夠重新喚起人們對大隋的信心。

在這個過程中,張明漸漸明白,他不僅要與宮外的反王們鬥智鬥勇,更要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和無助。

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,去拯救這風雨飄搖的江山,去改寫曆史的篇章。